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11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8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暴殄天物”——宏碁SF314-42

柠檬-苏打
2025-08-05 / 0 评论 / 0 点赞 / 2 阅读 / 7072 字

“暴殄天物”——宏碁SF314-42

我并不想真的用标题来形容这台笔记本。

“暴殄天物”,浪费糟蹋珍贵资源。

AMD R5-4500U,一颗划时代的CPU,在国内首发于这台笔记本。但宏碁给到的模具散热和温控策略并没能让这颗CPU发挥全力,确实可以说是“暴殄天物”。

低色域1080P60Hz屏幕、调校保守、单通道低端硬盘、板载内存、接口稀少、鬼才键盘背光、预装垃圾软件、原始BIOS……挑毛病,可以挑出一堆。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台优秀的轻薄本。

它生于2020年,那还是一个4000元以下笔记本群魔乱舞的时代,而它以3499元的低价,能在五年内做好轻薄本的本职工作,这就很够了。

0.前言

几点说明,适用于全文:

  1. 可能比较出乎意料,但这篇文章只是一篇记录,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测。

  2. 当作评测来看当然也行,但此时请你忽视其它与评测无关的内容,善用目录功能跳转。

  3.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网站(Nishiki.top),欢迎访问;其它均为转载,可能会牺牲部分格式导致文章可读性下降。

  4. 本文以个人体验为主,所述未必严谨,且同品牌/同处理器/同型号的笔记本间亦存在客观差异,仅供参考。

  5. 本文为纯文字,如有阅读不便还请见谅。


这篇文章来得可能有点太晚。

购入这台笔记本,还得从2024年11月说起。

当时的我还用着上一台230元的杂牌笔记本,当时用着还算能满足需求,只是偶然看到了酷安上关于chromebook的一些帖子,对chromebook的「极致轻薄上网本」属性有些着迷。

虽然买一台还不错的chromebook只需要三四百,但毕竟买来只能当花瓶和玩具,浏览器和Linux端应用适配尚可,安卓端应用勉强能用,windows端就真的用不了一点,带出去干活就完全指望不上它了。(也许以后会再买来玩玩?)

我同时还有一台4+64的米板2,不太用得上;把米板和手上的寨本都卖掉,再买一台一千左右价位的正经win本,实际上也只要付个三四百就足够了。

当时恰逢数电期末,期末结束后就去找资料,在菜包(B站数码区UP主,挺良心的,听他推荐买过不少东西了)推荐下选定了这台宏碁SF314-42,在闲鱼以1050元价格从一位青岛老哥处购得。

学期课忙,假期又没动力码字,文章一直拖到了现在,笔记本已重装好马上就要卖出了才想起来写……回忆成分偏重,看一乐就好。

1.外表

很标准的轻薄本。

1.1 机身

全机身均为镁铝合金,标准的银白色,虽然没有高级感但至少不掉价,就是刚性一般,我手上这台时间长了还容易被擦掉表面喷漆,C面掌托处也被原机主的汗手腐蚀成了深色,不好清理。

金属机身的轻薄本,充电时的酥麻触感是逃不掉的,只是程度高低的问题。好在这台笔记本C面酥麻感几乎没有,A面比较明显,对使用影响很小。

重量挺轻的,1.2kg,介于标准轻薄本(~1.4kg)和极轻薄本(~1.0kg)之间的重量,厚度也不算厚,在当年这个价位实属难得,带起来挺轻便的。

单手开合做不到,不过能180度开合。这是两个细节,有时还是能对体验产生一些影响的,比如135度放在散热支架上时就会显得有些不够用。

机子散热一般,底部进风,屏轴出风。不算强,后面会再提到。

1.2 C面

电源键在键盘最右上角,位置还行,不容易误触。

14寸笔记本理所应当地不存在数字小键盘,但宏碁还是想办法在键盘中右侧的键上集成了数字小键盘,似乎是可以通过fn键+某个f数字键触发,只能说聊胜于无。

半高方向键其实我还算能忍受,但宏碁把up和down键也单独拿了出来,各自挤在左右方向键的上面。3个键的空间塞进了6个独立的键,体验很不好,尤其容易误触up和down导致意外翻页,令人恼火,我个人是建议找个键盘映射软件(PowerToys/AutoHotKey)把它映射成正常方向键(和shift键组合时可触发原本效果)。

其他键的布局正常,打字手感还不错,就是键盘背光不太行,配合银白色键帽后看不清键帽上的字,令人无语。

指纹独立存在于键盘右下方,这点值得好评,待机/睡眠状态下摸一下指纹模块就能自动唤醒完成登录。指纹位置也很合理,体验感非常好。

触摸板还不错,比起原笔记本的塑料触摸板,这个的触摸板算是可满足偶尔应急使用了。

1.3 B面

这一面的质感就比较一般了,屏幕下巴较宽,边框的塑料材质也略显廉价,不过倒是无所谓。

屏幕为友达的14寸LCD屏幕,45%NTSC低色域,60Hz刷新率,最高亮度甚至只有200nit出头……只能用「又不是不能用」来形容了。考虑到是5年前的机子,我不会对它再多贬一句。至少白色挺纯净的,没有油腻感。

摄像头是有的,不过麦克风不知道啥情况,在win系统下就是识别不到,装官网驱动也没用,但是在Ubuntu下又确实是能识别到存在的,就很迷。

1.4 接口

机身左侧有一个独立的充电圆孔,可搭配随机附赠的传统电源适配器充电,功率在60W左右。

Type-C口是USB 3.2 Gen2的规格,也可接受开机状态下50-65W的电源输入,在当年是比较难得的,可惜只有一个Type-C口,插上移动硬盘后就不能用PD供电了,有些难受。

除此之外,笔记本还有两个USB-A口(USB 3.2 Gen1&USB 2.0),一个HDMI口(应该是2.0)和一个3.5mm接口,够用。

笔记本右侧还有两个指示灯,分别用于充电和开机的状态指示,这一处细节值得好评。

2.配置

尽管仍有一些遗憾之处,但性能这一块总体表现还是不错的,也是我当初购买它的一大理由。

2.1 处理器

这是第一批搭载R5-4500U的笔记本。

我印象里,这个CPU诞生在一个AMD被Intel吊打的时代,是第一批搭载Zen 2架构的处理器。

我不喜欢念参数,但我测过它的跑分,和i7-7700K是同一水平。

什么概念呢?它在当年,能把笔记本的一众i5都秒了,是i5-8250U跑分的两倍,与此同时还只有10W的TDP,还有这个功耗比,简直无敌。

它的核显Vega 6同样默秒全,轻薄本终于不再需要挂一个MX150之类的亮机独显了,轻薄本也可以用核显打游戏了。

它还只是Zen 2架构处理器中最低端的一个,它之后还有4600H、4800H等大哥,不敢想。

这是AMD「将大局逆转吧」的一刻。5年之后,AMD成了挤牙膏的大魔王,Intel成了深陷危机的一方,真是攻守之势异也。

如果LunarLake能一直做下去就好了,可惜没有如果。

2.2 内存和硬盘

8G的LPDDR4内存,可惜是板载内存无法自主更换,闲鱼上倒是有师傅可以帮换,但也要个三四百,不太值。放五年前肯定是够用的,但放现在只能说虚拟内存多开一些的话基础办公是够用的。

硬盘是海力士的PCIe 3.0,速度我记得是两三千MB/S的样子,日用足够了,而且还是原厂硬盘,至少在这台机子上绝对不算短板。就是可惜是单硬盘位,有点难受。

2.3 电池

这台笔记本给到了48Wh的电池,我购买时剩余75%左右的健康度,实测win10系统下正常办公使用大约4h电量耗尽,在Linux系统下续航会更长一些。

续航一直是win本被macbook吊打的地方,这个续航算是正常偏差的水平,只能说对得起这个电池容量。在同期笔记本中倒是正常,好在这两年出的win本开始用大电池来弥补这个缺点。

2.4 散热

宏碁对这台笔记本的定位就是「不追求性能释放的办公轻薄本」,所以散热器只给到了单风扇单热管,散热策略也比较保守。

插电下CPU烤机,我记得最高能达到35W,但随后会迅速撞上70-80度的温控墙,然后锁在18W左右。

B站有UP主(@中正评测)实测给散热器贴上导热胶贴,让部分热量从D面的金属壳导出,这样可以对散热有一定帮助,但散热策略就没办法了。

他也找朋友联系过宏碁官方,官方的说法是觉得D壳导热会影响用户体验,所以没做。

其实我觉得还是挺可惜的,如果宏碁能做一个模式调节的话这台笔记本的发挥会更出色,现在这台机子相当于一直锁在了办公模式,颇有些暴殄天物的感觉。

2.5 网卡

AX200其实还可以,在这个价位完全是足够用的,即使是现在也不算落伍。

3.后期折腾

3.1 重装系统

这台笔记本预装的win10系统广告和预装软件不少,到手后必须重装系统。

个人建议重装win10 LTSC就挺好的。

3.2 电源

我之前的笔记本的充电方案用的是PD诱骗转接头+30W氮化镓PD供电,但这台笔记本实测30W输入下充电指示灯会爆红,系统显示未充电,看来充电方案需要更换。

我最后购买的是酷态科的6号电能卡片,在轻薄的同时做到了65W的持续输出,PDD价格在70-80的样子,挺香的,就是纹波表现一般,虽然也在国标范围之内,但还是影响电池寿命。

后来我又购买了55W的酷态科自带线充电宝CP25,可惜PD只有45W,给笔记本供电会导致机子在充电-放电两种状态下长期振荡,总体电量会缓慢上升。关机状态下45W可正常充电,只能说差强人意吧。

3.3 散热

笔记本到手几个月后,发现这台笔记本有一个很严重的毛病:笔记本开机时,经常出现点亮两秒左右后自动断电的情况。一般用针插D面的复位孔后再开机一般就能解决该问题,但这样下去终归不是个办法。

网上查询,未发现同型号宏碁笔记本出现类似情况,其他型号的笔记本也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大多都是点亮后到系统启动阶段才会死机。

后来发现,笔记本出现此情况时通常机壳都是温热的,且笔记本开机状态下也经常出现莫名其妙七八十度的问题,怀疑是散热出了问题。

这台笔记本拆机还是挺好拆的,D壳螺丝都是同一型号,卡扣虽多但都不紧,吸盘大法轻松解决。

但是机身内部的螺丝不太好,质量较差,很容易滑丝,散热器差点卸不下来,还好用锉刀强行挫出一字后转开了。

CPU硅脂已经干透了。清理干净,贴上相变片,给散热器清灰,然后仿照UP主的做法给散热器贴上导热胶导热到D壳,笔记本凉快了不少,常态温度回到了四五十度,之前的毛病也顺利解决了。

3.4 电池

笔记本原配电池的4h续航还是不够长,于是我在淘宝上找了个50Wh的第三方电池更换上了。

更换电池后续航可以来到5h出头,足够日常使用。

3.5 BIOS

根据“什么值得买”的值友文章,这台笔记本的温控策略可以在BIOS中修改,不过需要BIOS版本低于1.07。

进入BIOS方式:关机重启后长按F2;

启用BIOS隐藏功能:如果使用1.07之前版本的BIOS,首先关机长按F2进入BIOS界面,然后直接关机,按F4 4 R F V F5 5 T G B F6 6 Y H N之后再长按F2即可进入隐藏BIOS选项。BIOS隐藏设置仅当此可见,在退出BIOS界面之后再次启动系统即会恢复原样。

我个人认为无法产生质变影响,因此没有实际操作。

4.总结

宏碁把这台笔记本定位为中低端轻薄办公本,应该来说这个笔记本做这个定位是完全够格的。

虽然它小缺点不少,缩水和下刀随处可见,但好在它处理器够猛,也没有犯一些致命的毛病,宏碁的品控总体也比较稳,这在当年就完全足够了,它就是4000元以内为数不多的选择。

就4500U来说,只拿来办公肯定是小瞧它了,它可以发挥得更好一些,但模具摆在那里,也没什么办法;只能说至少它的性能够它办公一辈子,哪怕到5年后的现在用来办公,这CPU也完全跑不满,20-30%是常态。

对从寨本升上来的我来说,除屏幕外整体体验都是质的飞跃:金属机身质感好一大截,CPU性能暴涨4倍,核显性能大提升,续航也长了。内存虽然从12G倒退回8G,但配合虚拟内存倒也没有太大影响。

如果内存可更换就好了,我感觉内存就是当下这台笔记本最大的瓶颈。办公对散热和性能释放需求不大,但8G内存注定了这台笔记本无法再活过下一个五年。

这台笔记本在第一代机主那里沉睡了四年,在我手里满载跑了大半年(2024.11-2025.7),最快白天就要卖给一位浙江的孩子用于学习编程。

机子是好机子,但愿它能在下一任机主那里继续发光发热罢。

0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