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边栏壁纸
  • 累计撰写 12 篇文章
  • 累计创建 8 个标签
  •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大学生海外支付全流程指南2.0

柠檬-苏打
2025-09-12 / 0 评论 / 0 点赞 / 39 阅读 / 18073 字

在第一版支付指南中,我们以使用工行visa星座卡购汇完成Fanbox赞助为例,介绍了如何在境内办理外币卡并完成海外支付。

这套流程如今仍是可行的,但是局限性仍然较大:需要至少本科在读且已成年,部分敏感地区信用卡审核较严,需要手动购汇且有时间段限制,部分网站校验发卡地后会直接拒付……且该指南的部分内容已过时(如兴业银行的运通卡目前已取消在线无卡支付功能,不再推荐办理),于是该指南诞生了第二版。

第二版计划尽可能覆盖更多常见的卡组织、发卡行和支付场景,为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下的支付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实现在不出境、0资产、低风险的前提下合法合规地独立完成办卡支付

本教程主要适用于需要在国内处理海外线上支付的情况;如果你想要办理银行卡用于短期海外旅游消费,本教程大部分内容同样适用。

maho.png

0.叠甲

本文章在此节以后的内容,需要读者满足以下条件:

  • 你是人

  • 你只用这些银行卡于“合法”的海外平台线上消费/短期海外旅行消费

  • 在办卡过程中,你有能力向当地银行提供你在本城市居住的相关证明(户籍地用身份证即可,常住地需要提供学生证等)
    换而言之就是不要跑到户籍地/常住地以外的地方办卡,比如旅游时顺便当地办个卡这种情况大概率是会被谢绝的

  • 你可以自我合理规划手上的钱, 没有透支消费的需求(国内几乎所有学生可开的信用卡都为0额卡)

  • 你有独立判断以下信息的能力,知道我以下的教程内容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而不再完美适用(我会尽量让教程详尽且覆盖大部分常见情况)

此外:

  • 如果你有留学等海外常驻计划,你可以直接通过入学证明等相关依据办理更实用的卡,或直接在海外当地银行办卡;
    但你也可以继续参考本指南内容,开两三张银行卡作为过渡。

  • 如果你有实习/工作证明,部分不查学信网的银行可接受办理正常有额度的各类信用卡;
    如果你恰好处于本科毕业、硕士未入学的“研0”阶段,部分不查工作证明的银行可接受办理正常有额度的各类信用卡;
    如果你已经毕业并正常工作(有社保缴费记录、工资流水记录等),大部分银行都接受办理正常有额度的各类信用卡;
    但你也可以继续参考本指南内容,只是本指南的信用卡相关内容未必是较好的选择。

  • 如果你颇有家资/关系网丰富,也许你可以幸运地办理到一些质量更好的银行卡,但这不在本指南的范围之内;
    但你也可以继续参考本指南内容。

  • 如果你专科在读,信用卡审核通过的难度将大幅增加;
    如果你未成年,成年前申请信用卡几乎不可能审核通过前面的区域以后再来探索吧,部分银行可接受办理借记卡,但流程会变得更为繁琐;
    但你也可以继续参考本指南内容,至少本文涉及的借记卡还是有希望办理得下来的。

1.选卡

几乎所有知名银行都有出品非银联的银行卡。

但对学生而言,不同银行、不同卡种的银行卡办理难度不尽相同,不同卡种的银行卡之间也存在高低之分;而且目前暂不存在一个能面向学生开出所有卡组织银行卡的银行。

换而言之,对学生而言,全部仰仗于一家银行是不现实的,盲从于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的一家之言来办卡是不可靠的。前往不同银行,在各家银行间组合出独属于自己的卡组,才是比较科学的选择。

话虽如此,若非集卡党,个人并不建议把各大银行都收集一遍,既费时费力,又容易丢失一些银行的新用户礼遇。一般两到三个银行就足够应付大部分需求了。

1.0 一些基础知识

1.0.1 关于卡组织

  • 国际常见的卡组织:

    • 银联(UnionPay)

    • 维萨(Visa,有时简称V)

    • 万事达(Mastercard,有时简称M)

    • 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有时简称AmEx或AE)

    • 日本JCB

    • 发现卡(Discover)

    • 大来卡(Diners Club)

  • 一般而言,除国内常见的银联外,集齐V/M/AE/JCB四大卡组织即可满足几乎所有的支付需求。

  • 除银联外,其它卡组织需要取得人民币清算牌照才能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目前仅有运通和万事达先后获得了资格。

    • 目前国内所有拥有人民币账户的运通卡都支持在境内人民币消费,并绑定微信、支付宝和云闪付。

    • 万事达取得牌照前国内已经发行了大量万事达银行卡,因此只有部分升级过的、拥有人民币账户的万事达卡才能在境内人民币消费并绑定微信和支付宝。
      对此类卡,我们称之为“万事网联卡”,为万事达卡的子集。

  • 这些运通卡和万事网联卡拥有人民币账户,因此部分银行为其适配了自动购汇功能。只需存入人民币,在线上消费时银行会自动兑换对应金额的外币并完成支付,省去了手动购汇的麻烦;
    相应地,这些可自动购汇的银行卡中有部分仅有人民币账户,这对希望利用汇率差在合适时机囤积外汇的用户不太友好——世事总是有两面性的。

  • 事实上,大部分信用卡也支持直接刷外币,还款时直接使用人民币还款,给人的感受是和自动购汇差不多的;但是这和0额的学生信用卡没啥关系。

1.0.2 关于借记卡和信用卡

  • 借记卡即储蓄卡,在卡面上常标注有Debit字样;
    贷记卡即信用卡,在卡面上常标注有Credit字样。
    此外还有一类卡为预付卡(Prepaid Card),通常不记名、不可提现,拒付率较高,作用与超市购物卡类似。由于国内不常见、拒付率过高且不由银行发行,本文不对其作介绍。

  • 大部分借记卡和一些信用卡并不是即时扣款的,而是先按一定比例”冻结“银行卡里对应的钱,等银行和收款方支付完成后再将超过100%比例的钱”解冻“退回银行卡内。
    比如说,如果一张拥有美元账户的银行卡的美元冻结比例是105%,那么我订阅20美元的会员时,银行会先冻结我卡内的21美元,等过一段时间(一般是1-3天,很少超过7天)收款方收到20美元交易完成后,多出的5%的1美元会再退回至我的银行卡内。

  • 国内规定,个人持有借记卡不能超过4张/每家,学生最多持有2家银行的信用卡,且银行只对学生开放部分信用卡,这些信用卡绝大部分都是0额度的,不可透支,需要先还款(“溢缴款”)后消费,效果与借记卡相当。

  • 总体而言,办理借记卡几乎不会查询征信,但大多需要线下办理,过程会相对繁琐,福利政策更少,且拒付率相对稍高;
    办理信用卡步骤更简单,部分银行甚至可以全程线上完成,福利政策也更为丰富,但一定会查询你的征信并进行审核,办理完成后也会在征信上留下相关的记录。

1.0.3 关于征信

  • 学生基本只能办理到0额信用卡,因此完全不用担心信用卡逾期影响征信的问题,且“养征信”也会方便日后办理房贷车贷时银行放款;代价就是,一旦征信上留下0额信用卡记录,所有查过征信的银行都会知道你是学生,从而导致所有学生不可办理的信用卡在你本科毕业前就此告别,100%被拒。
    (话虽如此,就算你幸运地办到了非0额的信用卡,大部分银行也会在审核时顺便查一遍学信网信息,查到你在读后仍然会把你标记为学生;反之,如果银行查到你征信上有0额信用卡了,他们也不会直接拒绝,而是会再确认一遍你是否仍在读,如果你已经毕业了的话大概率还是能办理到非0额的信用卡的)

  • 一些银行比较喜欢信用卡使用较多、征信较好的客户;但也有部分银行在查询征信时如发现申请人名下已有多家其它银行的信用卡(“多头授信”),会顾忌其是否存在“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从而导致申卡被拒。
    如果你对这些在意“多头授信”的银行有相关需求,请尽早办理该银行的信用卡,或是注意控制自己申请信用卡的数量。

  • 我们也是可以自己查自己的征信记录的,纸质版可在各大银行打印,电子版可以在云闪付或各大银行App端申请导出征信。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个人还是银行,查询征信时都会在征信上留下查询记录。查询记录过多会被部分银行认定为该申请人“借贷频繁“,因此非必要不主动查询。

  • 几乎所有正规网贷(包括花呗、白条)都会查询个人征信并在征信上留下记录,对申请信用卡的影响是负面大于正面的。非常不推荐申请网贷或薅网贷羊毛,拒绝一切非必要的超前消费,切记。

1.0.4 关于有效期和换卡

  • 所有的银行卡都有有效期。
    一般来说,银联借记卡的有效期较长,常为10年;银联信用卡和非银联银行卡的有效期相对偏短,多为5年左右。

  • 银行卡到期后,实体卡的所有功能(如ATM和POS机相关的操作)将失效,银联卡线上功能不受影响,非银联卡的线上功能可能会收到一定影响。

  • 银行卡到期之前,银行通常会发送短信通知,提醒及时换卡。

  • 换卡费用和流程因银行而异。部分支持全程线上操作,部分则需要线下办理,甚至有银行会要求到原办卡网点处理,因此请尽量不要在非常住地办卡。

  • 换卡也不只是为了延期——可以是为了换成其它功能的卡,或是把卡面换成更好看的。是否支持,则因银行而异。

  • 现在顺着这个思路,设想一个情景:
    你的某个银行的银行卡即将到期,而这家银行只支持线下换卡(或是你不想用手机银行操作),因此你来到了你的原办卡网点,要求换卡。
    这个时候,柜员应该会告诉你,你有两条路:
    网点有现成的这类卡的卡板,你可以办理换号换卡,现场可取;
    你也可以办理不换号换卡,但需要制卡中心用你的卡号重新制作一张卡,再寄到网点,网点再通知你到时候来网点申领。
    前者这种卡,我们称之为预制卡;后者这种卡,我们称之为非预制卡

  • 预制卡可以网点现取,但卡上绝对不会有本人名称,有效期非本月开始(甚至会出现领到的卡有效期已过半的情况),卡也可能会比较陈旧;
    非预制卡需要等待制卡中心制卡完成后寄往你指定的网点/家庭地址,但卡上一般会有本人名称(英文),有效期一定从本月开始,卡的成色也会更新一些。
    一般而言,网申的卡通常都是非预制卡。

1.0.5 关于支付安全

  • 非银联卡在线上支付时一般只需提供三要素(卡号,有效期,CVV校验码)即可完成支付。
    这些信息通常都印刷在你的实体卡的背面(部分旧卡可能会直接刻印在卡上;如果先办数字卡再申领实体卡,实体卡上的有效期可能和数字卡的有效期存在差异),因此请务必妥存你的银行卡,并对三要素严格保密。

  • 线下商户刷卡时,如果收款方工作人员起了歹心,你的三要素信息有可能会被暗中记下,并在之后被盗刷。
    为预防此类情况,线下使用时可以用薄贴纸或特制的保密胶带覆盖银行卡上的三要素,以免盗刷。

  • 赶路时,有些歹徒可能会在包内暗藏POS机,并在与你擦肩而过时刷取你钱包内的钱财,造成盗刷。
    为预防此类情况,可在不用银行卡时在银行App中关闭POS机刷卡功能,或是关闭免密支付功能。网购防盗刷卡套并套在银行卡上也可以起到一定屏蔽作用。

  • 线上支付时,如果收款方的网站被窃取信息,卡也有可能在之后被盗刷。
    为预防此类情况,可在不用银行卡时在银行App中关闭境外无卡支付锁功能,待需要使用时再提前打开。

  • 总而言之:最有效的防盗刷方法就是卡里没钱保持良好的用卡习惯,并在银行App里把各类支付锁都锁上,只在需要使用某功能的时候再把这个锁给解开。虽然麻烦,但是绝对管用。

  • 线上支付时,为了防止盗刷,部分网站会要求银行再进行一道3DS(有些新网站已经更新为3DS 2.0)验证。
    常见的验证方式就是发送一条验证码短信到该银行卡在发卡行预留的手机号,填写验证码后即可通过验证。同时,网页上银行也会展示该笔交易的交易对象以及具体的交易金额。
    不是所有银行卡都支持线上支付,支持线上支付的银行卡未必支持3DS验证,支持3DS验证的银行卡未必支持3DS 2.0验证(但大概率支持),甚至还存在仅支持3DS验证后支付的银行(邮储啊我该说你什么好)
    因此,如果3DS验证未成功弹出,请先确认你的银行卡支持3DS验证,然后再确认你的浏览器是否有问题,然后再确认下你的网络环境是不是不太对(3DS验证未必要求海外IP,但IP一定要干净)。

1.1 按银行分类

这里只介绍覆盖部分全国的境内银行,内容仅代表个人意见。

1.1.1 四大行

(一)中国工商银行(ICBC)

工行对学生可以说是非常友好了,专门开放了一批可供学生网申的信用卡,审核通过速度还可以(部分敏感地区可能会延迟或被拒),一旦通过就可以直接在线上激活使用(首卡需要收到实体卡后线下激活),非常方便。

工行的银行卡适配做得还是不错的,除了一些校验发卡行的网站可能会拒付外基本没见过被拒付的情况。可惜的是工行的非银联借记卡极少且难办,可以说办工行的卡肯定是跑不了征信这一关了。

工行的福利政策对学生也是一个没落下,做做活动还是很容易凑出立减金的,App开发得也还可以。

学生身份在工行可以线上申请到Visa/Mastercard/AmEx的信用卡;少量发达地区可以线下申请到Visa/Mastercard的借记卡(牡丹国际借记卡),但该卡目前已经过时,不再建议办理了。

(二)中国银行(BOC)

中行在外汇领域是专家,但可惜的是对学生不是很友好。

不同地区中行对学生线下申请银行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且近期似乎仍在逐渐收紧(尤其是信用卡);如果你想要办理一张,请优先去当地的总行碰碰运气。

一旦你能申请到中行的银行卡,那拒付率这一块和工行是差不多的,大部分情景都没啥问题。

中行的明星卡是莫奈卡。这是一张仅有外币账户的万事达借记卡,不算好办,而且需要有一张中行银联一类卡手动购汇后转入该卡,且在国外消费还是有一定拒付率的,不过这卡颜值确实够高,《日出·印象》的含金量不必多说。想办的话也请先去当地总行碰碰运气,至少比办信用卡还是要稍微容易一些。

学生身份在中行可以线下申请到Visa/Mastercard的借记卡、信用卡,以及JCB的信用卡(这可能是学生身份唯一能正常申请到的JCB卡)。

(三)中国建设银行(CCB)

建设银行在非银联卡这一块是比较落后的。

建行一直有Visa/Mastercard的借记卡,但这两张卡的评价很差,主要问题在几乎没有优惠政策、收取手续费较多且不支持网付(重点)。这两张卡很老,很落后,卡面也不好看,非常不建议办理。

建行也发行了万事网联的借记卡,但这张卡仅支持无3DS的网付,优惠政策也比较差,仍然不建议办理。

信用卡方面,建行的Muse卡(Visa)比较出名,但我查下来留学生用得比较多,国内本科大学生基本办不下来,只能办理运通的学生卡,这张卡倒还算行。

但是,建行对多头授信比较在意。如果你对建行信用卡或日后的贷款有需求,建议优先办理建行的信用卡,或是注意控制自己手上的信用卡数量。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的银联卡福利待遇还挺不错,不过这和本文的主题关系不大。

(四)中国农业银行(ABC)

农行的Visa/Mastercard的信用卡还是挺不错的,也很出名,可惜本科生阶段不太可能办得到。

为什么是”不太可能“而不是”不能“?因为农行是有概率不查学信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填写个”自由职业”或“科研人员”,农行是有可能会通过的,但我个人不支持这种弄虚作假的方法。

很多网友是在研0阶段申请农行卡的,我个人也比较推荐走这条路;而本科在读阶段,个人建议还是看看别的银行。

农行的银联卡福利待遇也还可以,同时也对交叉征信有一定要求,请注意。

1.1.2 其它银行

(一)交通银行

不了解。就本指南主题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能办的好卡。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邮储的网点分布极多;对应地,各网点柜员水平也参差不齐。

邮储是一心进步的,所以它在万事网联出来没多久的时候,就推出了万事网联的借记卡。

可惜的是,这张卡仅支持3DS网付,对无3DS验证的网付是直接拒付的,而且也没啥优惠政策。不过至少好申请,支持自动购汇,而且线下网点多,近期也开放了无3DS下的白名单网付(目前仅有Google、Agoda、亚马逊及其他预订类商户)。

邮储颇有些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感觉,但至少它在慢慢进步。再给它一些时间吧。

(三)招商银行

从招行开始,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银行网点;如果家住在四线及以下城市,恐怕只能在大学所在城市办卡了,请考虑好。

招行是比较求进的,无论是App还是线下大部分网点的服务都在力求摆脱传统银行的古板形象,在银行卡上更是频繁联动各大IP(略偏题),而在非银联的银行卡上也尽可能做好优惠政策和支付支持。

可惜的是招行面向学生的信用卡只有银联卡,因此学生只能办理招行的万事达借记卡了。

话虽如此,招行的万事达借记卡可是神卡,其中最新推出的普卡更是办理难度极低。关于这张卡,本文之后的部分会继续介绍。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招行卡的政策做得比较出色,但可薅的活动羊毛偏少。如果办卡主要是为了薅羊毛的话,个人更推荐看看其它银行。

(四)中信银行

中信曾经一度被称为“拒付王”,但如今经过数轮升级后,中信的拒付率已经回到了正常水平,可以说是“进步之星”。而且这家银行的借记卡很全,也都比较好办,还是比较推荐办理的。

不过,中信的卡冻结率比较高,大都在105%-120%的样子。影响倒是不大,只是相对而言不会作为最优选。

中信的信用卡同样不好办理,但V/M/AE的借记卡都可以正常网申,到网点激活即可。

这家银行的Visa居然有借记卡,除中行外算少有的。如果中行的Visa借记卡以及各银行的Visa信用卡都办不下来的话,可以用中信的Visa借记卡试试看。

(五)兴业银行

这家银行最出名的是“寰宇人生”银联借记卡,因为它:

1.购汇结汇交易费率享5折优惠

2.跨境外汇汇款前30笔手续费、电讯费全免

3.外汇钞转汇费用全免

4.境外银联ATM取现每月前3笔手续费全免

5.免费开具存款证明/外币携带证

6.免除精灵信使服务费(即短信通知费)

不过这和我们关系不大。

我在上一版指南里提过兴业银行的运通借记卡,这张卡很容易网申,拿到卡后线下网点激活即可使用。

遗憾的是,兴业银行在7月份关停了这张卡的网付功能,这张卡目前已经不推荐办理了。因此,我们只能将其在本指南中扫入垃圾堆。

(六)浦发银行

不了解。就本指南主题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能办的好卡。

(七)广发银行

广发银行的万事网联借记卡还不错,水平和中信银行的差不多,可以作为备选。

广发银行的运通借记卡就比中信的那张略逊一筹了,网付仅支持无3DS的网付,别的倒是该给的都给了。

(八)平安银行

也算覆盖全国的银行了,它也出了万事网联借记卡,但真的挺一般的,不支持网付直接就一票否决了。

1.1.3 总结

中行、工行、招行都是外汇方面的老手。其中,工行对学生最友好,能办的信用卡最全;中行是唯一学生能办JCB的银行;招行的万事网联借记卡天下无敌。

中信,曾经的“拒付王”,如今的“进步之星”,拒付率已经足够低了,而且他家借记卡最全,也都可以网申,比较好办。

一般来说,以上四家就够用了。

其它银行都不太行,有些可作备选,有些就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了。

1.2 按卡组织分类

此处仅作推荐,而非罗列。

1.2.1 Visa卡

信用卡:工行Visa星座卡校园版就是最优选,专为学生打造,很容易办下来,而且日用很难被拒付。

借记卡:中信的Visa借记卡挺好的,数轮升级之后拒付率已经不算高了,而且比中行的Visa卡好办一些,网申后线下找网点激活就行。

1.2.2 Mastercard卡

信用卡:工行奋斗卡,已经升级为了万事网联卡,国内国外都能用,可惜学生0额卡好像还是没法自动购汇,不过问题不大。

借记卡:招行万事达借记卡普卡,神卡。

  • 是个人都能开(甚至未成年人也可以)

  • 不强制一类卡

  • 万事网联,国内国外都能用

  • 只有人民币账户,全自动购汇,完全没有购汇之忧

  • 购汇时使用万事达卡组织汇率,非常优秀的汇率

  • 免除货币转换费、年费、管理费、开卡费、海外ATM余额查询费、每月首笔海外ATM取现费,甚至还有境外消费返现活动

  • 说是普卡,实际上在卡组织那记为白金卡

  • 冻结率仅有100%

  • 得益于招行的努力,此卡拒付率极低,大概和中行工行一个水平(此处参考的是同一系列的已经出了半年的金葵花卡;普卡新出,国内线下支付拒付率稍高,需要一定时间适配)

可以说,这张卡是首选。如果没有大额消费需求(>800美元),万事达的卡,办这一张就差不多够用了。

这张卡今年八月新上的,非常火爆,现在很多地方的招行网点都还没有这个卡的卡板,如有需要可以电询当地招行分行,应该国庆后就会渐渐铺开了。如果着急的话,可以参考小红书上的教程,在VTM机上操作“换卡”来取得此卡。

如果你不想办这张卡/当地办不了,也可以试试办中信的金貔貅万事达借记卡,这卡已经出了有一段时间了,还算好办的,网申邮寄,收到实体卡后去线下当地网点激活即可。

1.2.3 American Express卡

信用卡:工行小黄人信用卡,学生网申方便,100%冻结率,只有人民币账户,全自动购汇。这张卡是数字卡,但现在也可以在App上直接申领实体卡。用起来挺方便的,就是要注意这卡每年消费5笔才可免除年费;不过国内这卡能用,所以消费5笔也不是件难事。

如果对建行比较有好感,或者是以后有建行办卡/贷款的需求,也可以办建行的运通学生卡。

借记卡:中信的运通借记卡应该是最好办的了,虽然优惠政策稍微少了点,冻结率也有105%-120%,但用用还是说得过去的。

1.2.4 JCB卡

该卡组织在中国大陆没有借记卡,只有少数银行发行了其信用卡。

其中,中行的招财猫JCB卡(“遗像猫”)是唯一学生有希望办理的信用卡,但是需要线下亲自跑网点去申请,而且网点未必会答应学生办理,可能会要求你提供相关留学证明或要你找父母来办信用卡副卡;就算办下来了,这张卡只能给到0额,需要配套一张中行银联一类借记卡来手动购汇。

个人还是建议毕业再办JCB卡,这样各家银行的有额度的JCB卡都比较好办。虽然日本有些网站要求只能使用JCB信用卡,但大多会有一些可以绕道的手段;在日本境内,若非久居,JCB卡也不是必需,V/M/AE都有不错的适配性,够用了。

2.办卡

2.1 信用卡

这里以工行的Visa星座卡为例。

详细的流程已经在第一版指南里有过非常细致的说明,这里再重新提炼一下基本步骤:

  1. 下载工行App并实名注册。注册时使用的电话一定要是本人名下的!

  2. 在App内申请星座卡校园版,如实填写申请信息,地址填学校,企业电话写学校招生办电话即可。

  3. 等电话,快则马上就打来,慢则第二天,一般都是AI语音抽取部分填写过的信息,如实回答即可。如果回答得有问题,会再打第二遍,这次就是人工询问了。

  4. 如果表现正常,一般非敏感地区最多三四天内就会通过审核,坐等制卡邮寄即可。

  5. 收到卡后,如果是第一次办工行卡,需要携带身份证和手机去线下网点完成注册。部分网点可能会要求出示学生证,给他看便是;如果他刁难你,要你再出示护照、签证、留学证明等其它证件,别理他,去其它网点即可。
    如果不是第一次,直接线上激活即可,记得一定要升级为柜面注册,否则之后可能会交易受限。

2.2 借记卡

这里以招行的万事达借记卡普卡为例。

这张卡是近一个月内才刚新鲜推出的,需要一些时间送至各线下网点。

截止至25.9.12,从网络信息来看,北上广深及各较发达省份的省会(如武汉、南京、成都)都已有此卡。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的招行暂无此卡,请你再给他们一些时间;如果你等不了了,你也可以想办法说服大堂经理帮你在VTM机上先开一张银联借记卡,再马上换卡为万事达借记卡普卡,具体请参考小红书上的说明。

就笔者个人经历而言:

我计划在招行同时办理另一张银联一类卡(联名IP卡,已在线上预约)和这张万事达二类卡,但实际到网点申领时被告知该卡暂无卡板,且本地大概率10月份前都无法办理,所以只在现场完成了开户、申领银联卡。

数天后,我贼心不死,电询本地招行的分行,被告知此卡在分行营业部已有现成卡板,火速杀去办理。由于我已在另一网点完成开户操作,加上分行的大堂经理对此业务非常熟练,此次办卡非常顺利,全程仅花费10分钟左右。

各位在办理招行该卡前,也请记得电询目标网点,以省去不必要的行程;如果是首次在招行办卡,需要事先下载好招行App,并随经理指引完成开户操作。总流程可能会比我稍长一些,具体因现场人流量及经理业务熟悉程度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经理可能会让你往卡内存入1000元并将其存定期/存朝朝宝(后者相当于余额宝,存入后也随时可用)。这也算帮人家完成个任务,但不是硬性要求;如果你对此有顾虑/暂无这么多可支配资产,可以主动拒绝。

其它业务,比如加经理微信/绑定学校/申领电子社保卡(部分地区网友还遇到了数字人民币/办养老金账户/下载掌上生活App等情况),大部分都无伤大雅,都是柜员们被分配下来的任务;但如果你对流程中的某个部分有意见,记得随时提出。银行对服务质量也有要求,如果你强硬拒绝,一般都不会再为难你的,越是发达的地方越是如此。

3.消费

在消费前,请确保银行卡内金额充足。

如果银行卡有自动购汇功能,往卡里存好足够的人民币并开通网付功能即可。

如果银行卡需要手动购汇,一般在银行App里手动购汇就行,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版指南。像工行星座Visa卡这种银联卡和非银联卡双卡绑定的,购汇完成后外汇就会自动转入那张非银联卡;如果是类似中行银联卡+JCB卡这种非绑定的,需要在银联卡里手动购汇完成后,再将外汇手动转入到那张非银联卡内。

如果你的卡采用冻结制且冻结比例大于100%,请记得按冻结比例提前存入足够的钱。例如,如果你手上的银行卡冻结比例为120%,你在消费20美元前需要确保卡内至少拥有24美元。

大部分网站都能支持直接用国内非银联卡三要素支付,但也有不少例外。这里简单列举几个容易出岔子的知名网站。

3.1 Pixiv系(Pixiv,Fanbox,booth等)

我们的老朋友了,之前第一版指南主要介绍的就是这类情景。

可以先试试直接用三要素支付,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如果不行,不要再尝试,否则此卡甚至此账户有可能会被拉黑。

使用日本IP,将界面切换为日本语。如果一切顺利,支付界面会出现“使用Pixiv Coban支付”类似字样的全新选项。

点击进去,用Pixiv账号登陆后即可直接用银行卡充值Coban。这是一种类似于Q币的付费积分,与日元成1:1比例,可以在Pixiv系的大部分支付场景直接使用。这样做的拒付率会低得多。

Pixiv系现在采用的都是3DS 2.0验证,支付时请确保所用浏览器正规、IP纯净。

3.2 DLsite系(DLsite,Ci-en等)

使用国内IP或日本IP时,如果想使用信用卡支付,仅支持使用JCB卡。

这还算好办,至少DLsite的积分系统更为开放,国内有与之合作的点数商店,可以直接用国内的支付工具购买。但是这中间的抽成很高,例如此时此刻(25.9.12)的比例就是1000pt约合56RMB,而此刻的1000JPY根据网络汇率约合48.22CNY,根据万事达汇率约合48.47CNY,根据工行汇率约合48.38CNY。这个比率大约在115%左右,对多笔大笔消费很亏,而对少笔消费则会造成购买积分冗余浪费的情况,横竖都是亏。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如果切换为美国IP,则会出现使用V/M的信用卡支付的选项(实际上借记卡大概率也行),使用三要素即可正常支付。这样支付,大约会收取5%的手续费,相较购买点数而言已经算可以接受了。

3.3 AI订阅

Claude,ChatGPT都是不支持直接使用中国大陆的卡付费订阅的,港卡也不行。

但是这两个平台都可以通过Google Play付款,而Google Play是接受来自中国大陆的非银联卡的(银联卡也能绑定,但似乎要转区到新加坡区)。

所以很简单,把我们办下来的卡(需要银行卡支持无3DS网付,或是银行已将Google加入此卡的网付白名单)在Google Play里通过三要素绑定好,即可通过Google Play完成订阅了。

3.4 游戏氪金

海外的游戏绝大部分都是通过Google Play或App Store下载和完成支付的。

对安卓端,这很容易,就像刚才的AI订阅一样,在Google Play里完成银行卡绑定就好了。

对苹果端,由于苹果在中国大陆与银联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所有中国大陆的Apple ID都只能使用国内支付工具或是国内发行的银联卡来绑卡支付;对Apple Pay,会稍微宽松一些,可以绑定海外发行的非银联卡,但还是做不到在App Store里使用它。

但是,既然你有手段在苹果设备里下载到海外游戏,你当然已经有了一个海外的Apple ID吧?用这个Apple ID来绑定你的非银联卡,就可以完成支付了……

吗?

并不是。这一方面,苹果很严格,哪里的Apple ID就只能绑定哪里的银行卡。

很遗憾。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礼品卡或该区的Paypal来破局了。

:(

4.如果……

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一些海外网站可能会校验发卡地。

每个卡种的银行卡号前6位数字是固定的,我们称之为“卡BIN”。卡BIN可以反映这张卡的发卡行、卡组织、卡类型,卡等级等信息,所以理所应当地也可以用于检查这张卡是哪个国家的。

中行、工行再怎么神通广大,他们在大陆发行的卡的卡BIN当然都是中国大陆的。部分海外网站遇到中国大陆的卡BIN,会直接拒绝支付,甚至可能将账户标记为中国大陆用户,拉入黑名单。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有哪些办法呢?

4.1 AmEx/JCB卡

美国运通卡在部分网站是会直接被标记为美国卡的,在部分支持使用运通卡的网站支付会有奇效;

相应地,JCB卡在部分网站是会直接被标记为日本卡的,在部分支持使用JCB卡的网站支付也会有奇效。

但是并不是所有网站都这样,比如日本的一些网站仍然会校验JCB卡的属地,并直接拒付中国大陆的JCB卡。至少是个法子,可以碰碰运气。

4.2 ”套壳“

我们在前面的AI订阅已经提过利用Google Play来中转支付,这就是一种”套壳“行为:Google Play并不会拒绝中国大陆的非银联卡(甚至有时候也接受银联卡),而一些AI订阅是支持使用Google Play付款的。Google Play在付款时并不会向收款方透露付款方的支付方式,因此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也有教程会使用Paypal套壳支付。这种方法也可以,但国区Paypal有一定局限性,境外的Paypal开通则比较麻烦,也容易被风控,这里不再作介绍。

Apple Pay行不行呢?很遗憾,Apple Pay的套壳没有Google Pay那样”密不透风“,收款方仍然会获知我们是使用中国大陆的卡支付的。也许当场会支付成功,但有些网站可能会”秋后算账“,导致会员失效或账号被封禁。

不过Google Play也可以在电脑浏览器上完成绑定,所以这倒是小事,即使使用苹果手机也是可以”套壳“Google Play来完成支付的。

4.3 办理外卡

不出国能搞到外卡?当然是可以的,只是风险非常大。

不出国就能获取到的卡大都是“数字卡”,或许有办法申请实体卡,但需要海外平邮,丢件率还是挺高的,一般用数字卡即可。

这倒是小事,但显然这些卡也大都不会是什么正经的银行卡。

其中也有一些正规军,比如说Wise和N26。但Wise国区办不了卡,改为海外区域的话又很容易被封控;N26需要海外手机号、护照和视频验证才能办卡,而且最近这两个月也开始在清退非欧洲的用户。

剩下的卡,大都是风险极高的“U卡”。这类卡使用虚拟币为付款方式,需要KYC(类似于国内平台的实名认证),不仅触犯了国内金融管控的底线,而且这些平台很容易跑路,在跑路时顺手就把KYC信息给卖了,非常不推荐办理

而且这些外卡的充值(“入金”)也比较困难,步骤繁琐且常收取高额手续费(如果有条件到香港办港卡的话会好些),个人不推荐这么做。

不过,拥有海外卡BIN的预付卡也算是一条路。目前有组织正在努力探索这条路,敬请期待就好。

0

评论区